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破题答卷 实现蜕变——昌吉市人民法院“脱薄”工作综述
破题答卷 实现蜕变——昌吉市人民法院“脱薄”工作综述
破题答卷 实现蜕变——昌吉市人民法院“脱薄”工作综述
作者:马军  发布时间:2024-12-02 12:34:59 打印 字号: | |

    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提升审判质效……昌吉市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薄弱法院建设的部署要求,强力推进“脱薄”攻坚,营造了上下协调、大抓基层、强基固本的浓厚氛围,以点带面持续提升基层审判工作现代化水平,实现薄弱法院建设工作良好开局。

  何为“脱薄”?

  “脱薄”就是相对薄弱基层法院通过奋发自强、整改落实、上级帮扶等举措,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补强短板弱项,逐步提升工作质效水平。

  昌吉市人民法院自今年4月被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州相对薄弱基层法院以来,全面开展加强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建设工作,进一步夯实审判工作发展基层基础,经过法院上下的不懈努力,在政治建设、业务工作、队伍素能、管理水平、保障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政治引领 聚焦政治建设“指南针”

  昌吉市人民法院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引领,将政治学习与推进“脱薄”工作紧密结合。完善了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的学习实践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法院关于加强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建设的文件精神等方式,在思想上凝聚共识,让全院干警充分认识“脱薄”工作是全面提升昌吉市人民法院整体水平的发展机遇。

  “不要强调客观原因,应从党组自身找原因,从法院内部找原因。”昌吉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郝建庭说,导致法院薄弱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客观上人财物的不足,以及历史遗留案件对审判质效的拖累,要找到导致法院建设薄弱的“内因”。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薄弱的根本在领导班子,“脱薄”的关键也在领导班子。

  负重前行,自强体魄。今年,昌吉市人民法院制定《昌吉市人民法院“脱薄争先”工作方案》,找准病灶,对症下药,从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建强队伍等方面促推提升质效,激活自身发展“动力源”。查找薄弱问题18个,细化工作任务46条,列出“问题、任务、进展”三张清单,建立“脱薄”工作“一问题一档案”,压实班子成员工作职责,切实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一方面,该院努力找出“真问题”,拎出“真弱项”;另一方面,通过坚持党的建设与业务建设相融合、队伍管理与审判管理一体抓等措施,不断刀刃向内,狠抓落实。

  针对深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践,昌吉市人民法院创建“石榴花”家事法庭和“石榴花”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室,通过加强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创新党建活动形式等方式,推动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政治坚定、业务精通、能力过硬的“资深法官”担任“办案导师”,通过指导庭审活动、检查办案质量、解答疑难问题、把关裁判文书等方式,向青年法官传授适用法律、驾驭庭审和制作文书以及释法明理、调解和解等方面的审判经验和方法,提升青年法官的综合办案能力,全力激发内生动力,奋起直追、后发先至、抓常抓长,用实际行动脱薄摘帽,不断增强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一名青年干警,同时也是一名党员,我明显感受到,脱薄工作开展以来,身边同事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的紧迫感明显增强,干劲更足了。”昌吉市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皮玉洁说。     

  昌吉市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马彦燕表示:“在上级法院的支持和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院上下共同努力,积极投身‘脱薄争先’的具体工作中。相信我们一定能早日完成‘脱薄摘帽’任务。”

  昌吉市人民法院的干警们欣喜地感受到身边氛围的变化,大家都铆足了劲,争先向前。

  自4月“脱薄争先”工作开展以来,昌吉市人民法院先后组织召开“脱薄争先”工作问题研究分析会2次,召开各类会议30次,围绕政治建设、审判执行工作、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基础建设等方面的薄弱问题开展自查自纠,不遮掩矛盾、不回避问题,从顶层设计上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为推进脱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审判执行,夯实审执工作“责任田”

  昌吉市人民法院大西渠法庭庭长李思颖,非常善于做群众工作,她向记者介绍:“前不久我们调解一起财产损害赔偿案件,来我们法庭立案后我就找到了双方当事人,告诉他们都是亲戚,进入诉讼程序也不太好,我们坐下来聊聊,有什么要求,我们帮忙调解解决。经过调解沟通,双方当事人达成了一致意见,马上就签订了调解协议,被告当场就把钱给了原告,原告特别满意,被告也满意。”

  昌吉市人民法院紧盯初始案件质效攻坚突破,运用阅核制有效提升案件质量。同时,已实现辖区内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昌吉市7个乡镇、27个乡村“三进”工作全覆盖,完成与辖区内7个乡镇的诉调对接工作,建立了“人民法庭+司法所”联动联调的模式,主动走出去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积极“请进来”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自“脱薄”工作开展以来,该院重点聚焦长期未结案件、发改案件等落后指标,深入分析研判,制定相应工作措施,建立审判管理方面机制、制度12个,召开专业法官会议31次,审委会14次,讨论案件78件,切实提高办案质量,提升审判质效。

  重视执行工作机制建设,制定《昌吉市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从工作作风、执行管理、监督考核全方位规范执行行为。今年,深入开展“雷霆行动、交叉执行、终本清仓”专项行动,拓宽执行渠道,开展专项行动4次,司法拘留104人次,清退案款9197笔,共计5亿元。加大查人找物、打击拒执力度,发布执行悬赏公告十六期107人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3520人次,限制高消费3777人次,形成执行威慑力。

  注重提升法官信息化水平和审判信息辅助平台的运用,加强案例库、法答网的使用通报机制,全面提升案件质量,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坚持关口前移,服务群众,广泛运用赋强公正解纷模式,深耕诉源治理和执源治理,自今年3月以来,办理赋强公正1829件,履行期限届满1158件,自动履行312件,公证督促履行326件,将调解贯穿于办案始终,合理把握调解契机,努力采取源头治理措施从根本上化解纠纷,做到案结事了。

  今年以来,昌吉市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量同比下降45.26%,审执结各类案件量同比下降49.31%。劣势指标从7项减少至3项。审判质量管理指标总体呈向优向好态势。

  业务能力,推动队伍建设“强支撑”

  昌吉市人民法院认真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充分发挥干部协管职能,做好薄弱法院领导班子配备工作,积极推荐优秀干部,补齐配强领导班子。

  该院强化院庭长管理职责,把管住案件作为管好人的落脚点,落实岗位职责,配合昌吉州中级人民法院做好法官实践历练,选派干警挂职锻炼;加强与对口援建法院沟通、协调,选派干警赴援疆省市法院学习锻炼。依托“人民法院大讲堂”,开设“法官开讲”“法官说法”“审判实务大讲堂”等微课堂阵地,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干警参加各级各类培训52期287人次,提升干警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在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的同时,我们也优化精简了考核指标,依照法官办案工作量、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办案效果、审判流程管理、法官司法综合能力等指标加强对法官业绩考核,激励法官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昌吉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副院长郝建庭说。

  昌吉市人民法院完善“传帮带”工作机制,加强干部梯队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能。通过合理配置干警工作岗位,优化人员配置,调整干警工作岗位4批次39人,人员力量重点向执行、立案等攻坚任务重的庭室倾斜,构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的队伍结构。严格队伍管理,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机制,不断推进规范化建设,通过实现制度约束和干警主观能动“双轨”发力,不断提升队伍管理化水平。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让能者上、优者奖作为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

  一个个节节攀升的数字,一项项措施的落地,激励昌吉市人民法院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把握发展机遇、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脱薄”之路,是一条追求卓越、永不停歇的道路,“脱薄”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这条道路上,昌吉市人民法院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息,朝着既定目标阔步前行。


 
来源: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朱嘉 付肖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中国法院网

新疆法院网

联系我们
地址: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