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人民法院三工法庭于2021年7月恢复设立后,成为全疆首个金融法庭,主要审理昌吉市辖区内的全部金融案件。该法庭成立以来,不断完善一站式服务,健全专业化审判,立足本土,着力打造金融审判的“昌吉品牌”,全方位探索攻坚和改革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昌吉特色,符合基层法院实际的专业化金融审判道路。
一、立足本土化,打造“全方位”多元化解金融纠纷体系。
创建多元化解机制,下好“先手棋”,引导金融纠纷诉前调解。与昌吉州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并派驻2名四级高级法官在该中心同司法系统法律专家和金融机构的金融专家共同开展工作,建立诉调对接机制。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当事人递交诉讼材料后,法庭将案件先委托至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由该中心安排专业调解人员进行诉前调解,达成诉前调解的再由该法庭派驻中心的法官进行当场司法确认。“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化解纠纷机制,实现了零成本的诉讼服务,真正做到了“程序简、速度快、成本低、效果佳”,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同时,为了更好的落实该机制,三工法庭在提升调解队伍上下功夫,每季度组织调解员培训一次,提升调解员调解技能,同时对调解方案的合法合规,可执行性进行预先审查,提高诉调衔接协同化、专业化水平。通过诉前、诉中保全,深入农户家中等多种方式促成调解工作。针对金融借款合同中涉及较多的农户联保案件,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式,通过延长还款期限,降低借款利率,先还本后还息,降低律师费等调解方案化解纠纷,对部分还款意愿较强但还款能力弱的被告,经债权人同意后解除部分保全措施,尽可能的减轻农户负担,既能保证农户基本生活,正常经营,又能保障金融机构的有序发展。2022年,共通过诉前化解纠纷1032件,取得良好效果。
二、依托智慧化,打造“加速度”金融司法服务高地。
坚持智能化引领,开创“昌融智审”模式,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2022年6月,三工法庭引入“昌融”金融案件智审智达平台,该平台融合大数据应用、指化处理、要素式速裁、文书一键生成等智能化功能,实现金融机构与法院线上全业务流程和全数据电子对接。三工法庭对调解中心无法化解的案件及时进行立案。2022年下半年,金融案件已实现批量立案、分案。要素式提审、远程视频开庭、文书一键生成等功能将逐步投入使用,突出改革创新和科技赋能双轮驱动。
三、秉持专业化,打造“精准细”的金融审判队伍。
合理配置审判团队,三工法庭现由“3名员额法官+4名书记员”组成审判团队,其中配备少数民族法官一名,专门受理双语金融案件。团队内部的员额法官每周开展相关专题培训,沟通案件审理情况,积极筛选典型案例,让裁判标准更加统一。2022年三工法庭共受理金融诉讼案件523件。同时推进简案裁判文书改革,实现要素式简化审理及快速结案。根据最高院文书样式的规范性要求,在确保文书说理充分的基础上简化文书内容。对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采用要素式文书模板,进一步提高文书制作效率和制作质量。